受長假期間海外市場波動影響,節后A股市場出現明顯調整,市場觀望情緒濃重。但從ETF基金份額來看,機構資金仍在不斷逆市抄底,銀行ETF、50ETF以及創業ETF成為抄底利器,份額在節后三個交易日增長率均超過5%,流入資金超過20億元。
同花順數據顯示,8日至10日三個交易日中,銀行、食品飲料等藍籌股出現較大幅度調整,但藍籌ETF最受抄底資金青睞。銀行ETF在三個交易日中份額增長率達到8.22%,總份額上升超過兩千萬份,按照10日收盤價格計算,流入資金超過2000萬元。
8日市場大幅下跌,但當日華夏上證50ETF獲得了9.05億份凈申購,份額增至164.24億份,單日份額增長率高達5.83%。若以當日2.54元的單位凈值估算,當日資金凈流入達23億元。近兩個交易日,該基金份額再度上至166.74億份,再有近7億資金流入其中。
除藍籌ETF產品外,創業板ETF吸金能力依然強勁,近三個交易日總份額增幅達到6.78%,流入資金超過5000萬元。此外,醫藥行業ETF、券商ETF、軍工ETF等行業ETF產品,亦受到資金青睞。
從9月以來數據看,華夏上證50ETF、華泰柏瑞滬深300ETF為代表的藍籌ETF,以及易方達創業板ETF和華安創業板50ETF最受抄底資金關注,累計流入金額超過120億元。
業內人士認為,ETF產品投資者以券商、保險、私募等機構資金為主。2018年投資已進入最后一個月沖刺階段,機構資金有做高業績需求,年底行情或可期待。
上投摩根基金指出,四季度A股或將呈現“攻防轉換”的格局,行業表現會比較均衡。當前市場震蕩過程中,周期、消費和成長都有輪動的機會,主要圍繞三季報業績和估值修復。此外,全市場有109家上市公司股息率超過4%,具備不錯的中長期配置價值。
建信基金則表示,目前看好石油石化和金融地產。其中,金融地產相對收益顯著,但低估值優勢仍然突出,實際基本面及盈利預期均比較穩定,當前仍具備配置價值。(記者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