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市場預期,央行在國慶假期最后一天宣布降準,業內認為這將在一定程度上對沖全球金融大跌的影響。國慶期間美國國債收益率突然走高,意味著美元將加速向美國市場回流。美元指數連續6日走強,一度站上96關口。離岸人民幣出現較大波動,一度跌破6.9關口,隨后跌幅收窄。而此次降準之后,業內預計人民幣匯率存在一定貶值壓力。
頂點財經首席宏觀分析師徐陽指出,此次降準市場應早有預期,選擇這個時間點實施,看來9月宏觀經濟數據或將進一步明顯放緩,人民幣也因此存在貶值壓力,但風險整體可控。
中信證券固收分析師明明指出,本次降準仍然是實質中性的貨幣政策操作,而央行也不排除使用其他必要措施(包括逆周期因子、掉期操作等)穩定市場預期,維持匯率的基本穩定。
此外,10月7日當天,央行公布的最新外匯儲備規模數據顯示,中國9月外匯儲備30870.2億美元,不及預期31050億美元和前值31097.2億美元,環比減少227億美元,8月為減少82.3億美元。
徐陽指出,9月份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貶值幅度相對溫和,月內從6.8318走弱至月底的6.8691,當月貶值幅度為373個基點。同時,9月份外匯儲備僅較8月份小幅減少227億美元,即人民幣即期匯率以相對溫和的幅度貶值的同時,外匯儲備僅僅小幅下挫。另外,9月份主要國家債券價格小幅下跌,債券資產價格的變動對外儲有一些打壓作用。不過,雖然資產價格有小幅的承壓,但是更多的還是跨境資本流動總體平穩的體現。當前外匯儲備保持總體穩定,這有助于國內貨幣政策保持一定的獨立性。從短期來看,外儲的穩定有助于風險情緒的恢復。(記者 吳玉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