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景(3月26日無人機拍攝)。
南海之濱,改革創新大潮在這里不斷噴涌。
39年前默默無聞的“小漁村”,如今已成為管理人口超2000萬的現代化國際都市,深圳經濟特區的發展崛起,印證改革開放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創造了世界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史上的奇跡。
從“三天一層樓”創造“深圳速度”起步,中國改革開放的信心與決心在這里宣示。
從“1天51件發明專利”勇攀“中國高度”再出發,高質量發展的沖鋒號角在這里吹響。
站在全新的時代方位,鵬城深圳高擎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偉大旗幟,以更加昂揚的姿態續寫改革史詩。
新華社記者毛思倩攝
深圳市深南大道(5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這是2016年10月10日航拍的深圳前海。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來自香港的學生在深圳大疆旗艦店觀看無人機飛行演示(6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騰訊濱海大廈大堂(6月26日攝)。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在深圳拍攝的光峰光電激光電視(4月12日攝)。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行人通過深圳新洲路和蓮花路交叉路口(4月10日攝)。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志愿者在深圳市南山區深圳灣口岸U站前與旅客互動(7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深圳柔宇科技工作人員演示基于柔性電子傳感技術的智能手寫板(6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深圳市南山區后海總部基地片區以及深圳灣片區(6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