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深圳故事。
深圳新聞網2025年4月30日訊(記者 李昂徽 朱佳若)出生在海南的賴建樹,因助產士的失誤造成了左手臂神經損傷。“小時候做過幾次治療和手術,但還是留下了殘疾。”當記者小心翼翼地詢問他的殘疾時,賴建樹反而大方坦然地講起了往事,言談間,他早已和出生時打上的“特殊烙印”和解。而日常中,接觸過他的人都說,“感覺他從來沒把自己當成過殘疾人”。
2002年,賴建樹的母親帶著他和妹妹來到深圳生活,賴建樹也入讀了深圳實驗學校(以下簡稱實驗學校)。“入學沒幾天,我就當上了班干部!”賴建樹講起讀書的時光,眉飛色舞起來。他表示,作為一個插班生、外地人還是殘疾小孩,是學校的老師和同學們給了他最多的自信。從當班干部、朗誦、吹口琴、打羽毛球,到結識“這輩子最好”的朋友們,賴建樹的深圳故事從實驗學校開始生根發芽。
從高中時培養起的打羽毛球愛好,讓賴建樹十多年后代表福田區一路殺進深圳市第七屆殘疾人運動會殘羽毛球肢體組的決賽,最終拿到冠軍。“其實賽點的時候我的體力已經耗盡了,而且對手是一個比我小十歲的年輕人。”賴建樹表示,在深圳長大的二十多年里,像這樣絕處逢生的時刻他經歷過很多次,但幾乎每次都挺過去了。“教練跟我說,我要發揮出我的優勢來,體力跟不上就用技巧打敗對手。”發揮出自己的優勢,這是賴建樹成長路上的法寶。
賴建樹在福田區殘疾人公益學堂訓練基地接受采訪。
大學畢業后,賴建樹在供應鏈行業深耕數年,如今是深圳元初食品有限公司深圳區域物流品控的負責人。“剛剛做管理者的時候,團隊遭遇了很大的困難,自己也缺乏經驗。”但深圳教會他的是方法總比困難多,賴建樹又發揮出自己的優勢——真誠,他真誠向同行和下屬求教,同時鼓勵大家,表示有困難他會一起扛。
賴建樹在工作場地。
無論是求學、創業還是工作,賴建樹的深圳故事充滿著深圳這座城市給年輕人和殘疾人的包容和保護。初中班主任的一句話,是賴建樹跟自己和解的藥引。老師曾溫柔地在他的作文本上寫下,“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星辰,你的不完美,是宇宙留下的吻痕。”這句話帶著他穿過了許多的誤解、否定、質疑,讓他知道自己永遠不差。
賴建樹在工作場地。
“我覺得這是我做公益的最好時機。”一次偶然的機會,賴建樹接觸到了福田區殘疾人體育隊,同樣是殘疾人的體育隊負責人趙洪姐,一眼便相中了這個朝氣蓬勃、爽朗大方的年輕人,引薦他來做殘疾人公益學堂的羽毛球教練。
“現在我固定每周六來福康之家做教練,教不同年齡階段、不同殘疾的人打羽毛球其實很有挑戰。”在公益學堂教學的這兩年上,賴建樹全身心投入,根據不同學員的情況針對性地施教,將打球帶給他的快樂和成就感傳遞給學員們。“比如智力殘疾的學員就要以訓練肌肉記憶為主,需要我對他們有更多的耐心和鼓勵。”去年,賴建樹幫助體育隊選拔和訓練的運動員苗子在第七屆深圳市殘疾人運動會上大放異彩,獲得的獎牌數量較上屆成倍增長。
深圳常住人口有1700多萬,賴建樹的故事不過是千萬分之一種活法,但正是千千萬萬的他們,才讓特區永遠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