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4月26日訊(記者 張玲)2025年4月25日至5月1日是我國第23個《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今年主題為“關愛勞動者心理健康”。4月25日上午,深圳市宣傳周活動在國藥集團致君(深圳)制藥有限公司啟動,標志著以“職業健康‘圳’行動”為主線的系列宣傳活動拉開序幕。活動通過情景教學、互動科普和專家義診相結合的形式,在普及職業病防治知識的同時,重點聚焦職場人群的心理健康問題。
沉浸式體驗助力健康理念傳播
活動現場設置了趣味游園,通過多種互動形式幫助勞動者“去班味”:體驗不同行業的專業防護裝備,提升防護意識;情緒顏色球和“丟出煩惱”飛盤九宮格,幫助參與者釋放壓力,傳遞心理健康正能量;“職業病快問快答”幫助市民補全職業病防治常識短板,普及職業病防治知識。在義診咨詢區,醫生針對久坐肩背疼等常見問題提供了專業建議。對于心理健康問題,專家強調:“職場壓力需及時疏導,可通過運動、冥想、尋求專業心理咨詢等方式緩解,同時企業也應建立更人性化的管理制度。”
“來了都不白來,知識學到了,獎品拿到了,還解決了職場上的健康疑惑!”參與活動的職工小李感慨道。
除了主場活動外,宣傳周期間,深圳還將陸續推出《安全“鍍”過每一天》系列視頻、《什么是職業病》動畫視頻展播,開展《你好健康》電臺直播、心理健康講座等活動,推動職業健康理念深入人心。
目錄擴容 勞動者身心健康守護升級
新版《職業病分類和目錄》即將實施,職業性肌肉骨骼疾病和職業性精神和行為障礙首次被納入法定職業病類別。這一調整反映了職場健康問題的多元化趨勢,尤其是心理健康問題日益突出。高強度工作、職場人際沖突以及職業轉型等所帶來的壓力,是引發心理問題的主要誘因。
深圳市自2020年啟動了職業健康保護行動,聚焦公交司機、快遞員、視屏作業人員和消防救援人員等重點職業人群開展職業緊張調查,并通過針對性心理健康干預,保護相關職業人群心理健康。
多措并舉構建防控新格局
職業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受到關注,但傳統職業病危害依然不可忽視。深圳市職業病監測數據顯示,職業性噪聲聾發病率持續位居首位,且中小微企業的職業健康管理仍然薄弱。
為此,深圳創新推出四大舉措:
對重點行業開展專項治理:針對印刷、電鍍和電子等行業實施職業病危害閉環管控,通過“識別監測—風險評估—工程治理—效果評價”全鏈條防控,提升源頭防控能力;
對職業病及危害因素進行監測:將職業病及危害因素監測納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秉持“科學監測、精準防控、標準推廣”理念,完善風險防控體系;
推進職業健康保護行動:構建“一體化”職業健康保護模式,實現保護人群和目標疾病“雙拓展”;
創新中小微企業幫扶模式:以工業園為單元,建立“監測評估—工程防護—健康促進”園區幫扶機制,發揮三級技術支撐體系聯動作用,破解中小微企業職業病防治難題。
深圳市衛生健康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未來我市將以法治建設為保障,壓緊壓實政府、部門、企業、勞動者四方責任,明確用人單位主體責任清單,提升其職業病防治主體責任的履職能力。以科技賦能為抓手,加快我市職業健康智慧平臺建設,探索推動AI技術在職業健康管理領域應用。以協同共治為路徑,凝聚社會共建合力,構建“政府主導、部門聯動、企業主責、社會參與”的共治格局,引導社會力量全面深度參與。以健康教育為先導,筑牢勞動者健康防線,持續擦亮“職業健康圳先行”品牌,打造“沉浸式”宣教陣地,讓職業健康知識融入城市脈絡,讓職業健康防治理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