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4年12月10日訊(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王海榮)12月9日下午,來自香港、澳門、深圳等地企業、行業協會的專家代表共聚深圳,舉行“互聯網行業人工智能應用及商業閉環探討”活動。
本次活動由深圳市信息行業協會、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聯合主辦,是2024深港澳科技界交流年會的平行分論壇。活動定向邀請了華為、云天勵飛、華強電子網等互聯網企業高管,以及深圳市標準技術研究院、華人大數據學會、澳門電腦學會、香港數字金融協會等組織機構負責人深入探討AI技術如何更好地服務于互聯網行業,推動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的創新,助力企業在數字化轉型中搶占先機,實現可持續發展。
在主題演講環節,華為互聯網軍團首席架構師李維聰以《AI帶動的全球數據中心的變化——中資出海》為題,深入分析了AI技術在全球數據中心領域的變革作用,以及中資企業如何利用AI技術出海。
華人大數據學會執行主席洪為民在報告中介紹,AI AGENT(以大語言模型為大腦驅動的系統)會加速組織的小型化并醞釀個體創業者的新機會。
洪為民認為AI會從成本節約、質量提升、靈活性增強、提升效率、增強決策、改善客戶體驗、提高效率、開發新的商業模式等方面提升新質生產力,為企業賦能。他舉例說,在醫療領域的診斷支持、個性化醫療、新藥研發上,在交通領域的智慧交通管理、自動駕駛,在人力資源領域的招聘篩選、知識圖譜、培訓員工管理,在教育領域的個人化培養、測評等場景中,AI均有廣闊的應用空間。
云天勵飛戰略運營中心總經理張旭媚表示,當前云端大模型發展如火如荼,但在落地應用上面臨許多挑戰,包括行業數據缺失、信息反饋緩慢、長尾場景無法覆蓋、模型幻覺等。她表示,可通過發展具有更低成本、更好的數據隱私保護以及更快的響應速度的邊緣AI突破落地困境。
張旭媚在報告中指出,邊緣AI的發展可以劃分為四個階段。其中,1.0階段是在邊緣設備上搭載小模型算法,讓邊緣設備具有處理簡單任務的能力,如在攝像頭中加入車輛識別、人臉識別等算法;2.0階段是視覺語義大模型走向邊緣,代表的產品有AI手機、AI個人電腦等;3.0階段是端到端行為大模型走向邊緣,在這一階段,各類機器人、智能可穿戴設備將變得隨處可見;4.0階段是通用人工智能時代,屆時將進入萬物皆智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