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19年3月5日訊 為提升深圳標準,打造質量強市,樹立質量標桿,第三屆深圳質量領袖獎評審專家組于3月5日走訪國瓷永豐源。
原深圳市副市長卓欽銳、廣東省政府參事原深圳市政協副主席張效民、廣東省政府參事原檢驗檢疫局局長劉勝利、市政協常委王克光(原海關關長)、深圳市質量協會執行會長李榕、深圳市市長質量獎評審專家高斌和深圳市質量協會會長助理許穎等代表組成評審專家組,與國瓷永豐源董事長劉權輝、品質部部長孟瑞飛和生產中心副總經理陳如甫在產品品質及品質管理方面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
堅持消費者標準,消費者說行就行
據了解,深圳國瓷永豐源股份有限公司,位于龍華區觀瀾瓷谷,傳承“九村窯·正玉瓷”。1975年(乾隆年間)創建于潮州饒平的九村三中,1982年成長于饒平三饒鎮,2003年扎根于深圳觀瀾永豐源文化創意產業瓷谷。
作為非遺傳承人,國瓷永豐源董事長劉權輝以振興中國陶瓷為己任,先后多次帶團遠赴日本、歐美等地考察。在交流會上,劉權輝董事長闡述了自己對品質的理解,“我們的品質標準就是消費者標準,做好品質是對消費者最好的尊重,消費者說行就行。”
劉權輝董事長聲情并茂的介紹了自己在深圳建廠時的經歷,“我花了兩年的時間調研了全世界的陶瓷企業,足跡遍布日本、德國、法國、意大利、印度和東南亞等數十個國家和地區。我一直在思考問題是,為什么有著悠久歷史的中國瓷器會慢慢落后于其他國家?直到我發現,在產品品質上,中國人做瓷器開始步驟很粗糙,后期階段才開始修修補補,而像日本等國家,從制作開始階段就非常嚴謹,永遠不會把任何問題留到下一步。”
經過認真學習和經驗積累,劉權輝打造的國瓷永豐源,在吸收日本工匠精神、德國陶瓷自動化技術以及英國品牌文化營銷方面的優勢和特點后,用了一年的時間做出自己產品的標準。憑借其優秀的產品品質,不僅多次承接國家任務,更是將陶瓷文化與家居生活相貫通,提升當代國人的生活審美,增進家庭的幸福感,促進家族文化的傳承發展。
“第一,生產的瓷器不能放在地上,要尊重瓷器;第二,公司員工不能隨意使用瓷器,需要購買使用,這樣才會真正愛惜和尊重國瓷永豐源這樣一個品牌。”劉權輝董事長用兩點最簡單的要求將國瓷永豐源品牌的自豪感深入到每一個員工心中。
不計成本投入研發,做最高品質的產品
國瓷永豐源品質部部長孟瑞飛說,劉權輝董事長經常對他們技術研發人員說的一句話就是,“做研發的不要考慮成本,一定要做出最好的東西。”
正是這句樸素的話,激勵著公司的研發部門積極創新,“截止目前已授權發明專利33件,外觀專利263件,版權登記近千件。同時,參與國家標準制定4項,修訂標準5項。我們的產品是經得起檢驗的。”孟瑞飛自豪的說道。
公司在生產制程中嚴格控制質量,從產品設計、樣品制作、產品中試和投入生產的每一個環節,做到步步把關,保證產品質量穩定。“公司專門成立數據部、質量管理委員會和改進小組,為整個產品生產過程做指導,同時動員每一個員工,全員參與,注重每一個工種的質量保證,積極投身于質量管理。”
正因為如此,國瓷永豐源現在已經發展成為一家集合原材料研發、國宴瓷設計與生產、品牌營銷、文化傳承的綜合性陶瓷企業和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它以深圳為總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為核心,構建輻射全國的營銷網絡;以美國永豐源為紐帶,復興中國陶瓷的世界地位;布局內蒙古大汗窯、宜春洪州窯、深汕合作區等產業基地,樹立中國品質標桿,打造現代陶瓷形象。
專家積極討論,肯定國瓷永豐源全員質量管理理念
在討論環節,原深圳市副市長卓欽銳談到行業對質量概念理解,在不斷的前進,“從產品質量,即生產流程控制、產品檢驗、技術標準改進等達到達標的質量;演變為對質量管理工作的要求,從QC小組到全員質量管理概念的生成。如今,產品質量只是最終的體現形式,而企業管理是保證質量的核心,是品牌的核心競爭力。消費者的認可,意味著品牌具有世界級標準。而深圳質量的提出,將質量作為深圳市在全世界的核心競爭力,作為企業領頭人,企業家一定要將緊抓質量問題,從產品質量到管理質量,爭取拿出最好的產品。”
廣東省政府參事原深圳市政協副主席張效民在看過國瓷永豐源的微電影《國家任務》后,非常感動,“我感受到了你對引領企業和品牌走向成功、對品質和標準的追求和要求。產品品質的標準和評定,離不開技術標準、觀念引領、技術支撐和人才保障。國瓷永豐源被市場認可,為消費者所接受,用消費者的視角去解決技術和品質問題,簡單且有操作性。”
最后,深圳市質量協會執行會長李榕也對國瓷永豐源質量工作提出了肯定和建議,“對于深圳標準的執行,國瓷永豐源是具有引領地位的。我建議可以用科學方法指引改進小組,例如我們從日本引進QC小組理念,能更有助于企業形成全員參與。”
大國匠心,鑄就精美瓷器;瓷以載道,弘揚中國文化。國瓷永豐源不忘初心、堅守品質,全員參與,用工匠精神,為成就大國品牌做著堅實的貢獻。(吳艷/文 敬彥策/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