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深圳新聞網首頁 > 深圳新聞 > 圖片深圳 > 

第四屆亞洲環保創新論壇在深落幕

2018-10-30 14:23來源:深圳新聞網


在“時代青年的環境責任”環節共有三位嘉賓。

曾十二次到達南極半島,多次參加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以及南極條約談判會議,并在巴黎氣候大會青年峰會上發表演講的“野聲”自然教育機構創始人姚松喬分享了她的經歷和觀點。她認為,青年人在選擇職業道路的時候,更應該注重內心深處的動力,是否源自于一種信心和樂觀。在目前的環境危機形勢下,非常重要的是我們如何跨越國界,跨越代界,這首先需要青年人之間密切的合作。世界本來就是不同生態系統之間的交流,不管是成為技術領域的人員,或者是環保NGO從業者,每個方向都可以把大自然作為靈感的源泉和前進的動力,然后再去影響你身邊的每個人。

連續創業的誠信諾科技公司創始人李霞,9年來卻只為BOP(金字塔底層的貧困人群)提供可持續的清潔能源。全球有超過20%的人口依然沒有使用電力,因為蠟燭和煤油燈引起的死亡有532萬,僅僅每年有關蠟燭和煤油燈產生的二氧化碳就有1.9億噸。目前已經出口到了63個國家,大概有362萬個家庭用上清潔綠色能源。剛剛被亞投行評為能源領袖的李霞告訴大家,我們不是為了成功才堅持,而可能是堅持了很久,才發現原來很多人認可你這件事情的。

本屆論壇的所在地建科大樓采用的是中國綠色建筑的最高級別三星標準,建成十多年來,來訪人次已超過10萬人次。深圳玖伊綠色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益民說,人一生當中在建筑立面的時間差不多占到87%的時間,在中國城鎮化建設的高峰期,好房子和好環境似乎又存在著矛盾。我們試圖去尋找一個“生活+生產+生態”的新路徑,三者聯動起來應該就是大家現在說的青山綠水。建科大樓的升級版是深圳低碳城,我們由此分享一個觀點,就是青年如何在建筑領域的環保擔當,怎么樣提供更加好的生活空間。某種意義上,建設就以為著對自然環境的傷害,但是為使人類文明進步的可持續發展之道更加堅實,從實踐示范到規模應用都值得我們在前行之中堅守底限。

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提出給了我們每個人一個改變世界的機會。而青年既是美好環境的受益者,也是最具創新活力的問題解決者,更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SDG)的最佳盟友。

[責任編輯:劉婷]

新聞評論

欧美午夜福利視頻,精品久久福利一区二区,久久精品免视看产,久久免费精品十八
性爱网站网站在线观看 | 在线免费人成观看视频 | 日本色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va午夜在线电影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网址 |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带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