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深圳新聞網首頁>深圳評論>名家觀察>

來自農村的四位人大代表關注同一個話題:人才乃振興之本

來自農村的四位人大代表關注同一個話題:人才乃振興之本

分享
人工智能朗讀:

鄉村振興最需要什么?4位代表一番討論,一致認為是人才。

4張椅子,4杯水。3月2日晚上,廣西代表團中4位來自農村的全國人大代表剛到北京,就相約在代表團駐地大堂坐到了一起,展開了一場關于農村人才問題的討論。

全國人大代表、田陽縣那滿鎮新立村黨支部書記羅朝陽是一位“老代表”,也是此次討論的召集人。大家坐定后,羅朝陽代表說:“咱們都來自廣西代表團,又都來自農村,相信大家平時遇到的問題、思考的事情有很多共同點,咱們一起聊聊,互相啟發,更好地為農村發展和鄉村振興建言獻策。”

鄉村振興最需要什么?4位代表一番討論,一致認為是人才。

“鄉村振興要留住人才,但是現在不但村里的大學生人才留不住,很多村干部、鄉村教師都要往外走,為啥?還是因為農村發展空間小。”全國人大代表、蒼梧縣六堡鎮山坪村黨支部書記祝雪蘭說,“城鎮機會多,年輕人出去是很自然的事情。咱們應該多發聲,為農村爭取更多的發展空間,才能吸引人才回到農村”。

全國人大代表、武宣縣黃茆鎮上額村黨支部書記郭以錄說:“要留住人,就要有好的工作機會和生活環境。以前我們村的村民絕大部分都外出打工,常年不在村里,也就春節回來幾天,過完春節就走了。這幾年村里的情況越來越好,一是村里在政府支持下發展起了養殖業,很多村民回來養牛養羊,掙了錢;二是村里的基礎設施也好了,比如村里建了個小廣場,晚上很多村民去跳跳舞、聊聊天,農村生活不像過去那么悶了,村民的心也留住了。不過這還遠遠不夠,要進一步吸引人才回到農村,政府還要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讓回鄉創業的人有更多的創業空間。”

羅朝陽代表接過話茬:“現在各地都知道吸引外部人才,有時候卻忽略了本地人才的培養,我認為應該兩者并舉。在本地要多搞一些技術技能培訓,讓更多本地人才成長起來,建設一支農村人才隊伍。比如可以建立一個農村人才認定機制,對于認定的人才從多方面給予支持,提高他們的經濟待遇和社會地位,激勵他們回到農村,留在農村。”

4位代表中,全國人大代表、東興市江平鎮山心村村委委員黃利婷最年輕,她也表達了希望更多年輕人回到農村建設家鄉的愿望,“我以前也在外面打工,兩年前回來的。外面的世界那么大,年輕人希望走出去拓寬視野很正常。現在我回到農村,感受到農村未來的發展大有可為,希望更多年輕人能像我一樣回來建設家鄉”。

討論接近尾聲,黃利婷代表問羅朝陽代表:“您是老代表了,有什么建議想對我這樣的新代表說?”

“多看,多跑,多思考,多說話。我們要對得起群眾的信任和囑托。”羅朝陽代表說。(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袁 勇)

[責任編輯:侯婕]
欧美午夜福利視頻,精品久久福利一区二区,久久精品免视看产,久久免费精品十八
亚洲va综合va国产产va中 | 最新国产精品视频网站 | 欧美亚洲一级在线播放 | 三级中文版AV片 | 中文亚洲欧美日韩无线码 | 日韩国产欧美丝袜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