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評論員
3月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的民盟、致公黨、無黨派人士、僑聯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他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要求我們堅定不移鞏固和發展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發揮多黨合作獨特優勢,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團結奮斗。我國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要增強‘四個自信’,增強政治定力,積極建言獻策,廣泛凝心聚力,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對我們穩步推進新時期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中共十八大以來的5年是極不平凡的5年。國家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國際影響力和人民獲得感顯著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我們黨、國家、人民、軍隊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這樣的成就來之不易,是中共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奮斗的結果,也凝結著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各人民團體以及廣大政協委員的心血和智慧。
“履不必同,期于適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的偉大政治創造,是從中國土壤中生長出來的新型政黨制度。它源自中華民族一貫倡導的天下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異等優秀傳統文化,源自近代以后中國政治發展的現實進程,源自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長期實踐,源自新中國成立后各黨派、各團體、各民族、各階層、各界人士在政治制度上共同實現的偉大創造,源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政治體制上的不斷創新,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礎、理論基礎、實踐基礎、制度基礎。
“大廈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闊,非一流之歸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既強調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也強調發揚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就是這種民主最基本的體現。要堅持和完善政黨協商制度,就要完善工作機制,搭建更多平臺,為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更好發揮作用創造條件。
“完善政黨協商制度決不是搞花架子,要做到言之有據、言之有理、言之有度、言之有物,真誠協商、務實協商,道實情、建良言,參政參到要點上,議政議到關鍵處,努力在會協商、善議政上取得實效。”不忘多黨合作建立初心,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我們必將書寫新時代偉大奮斗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