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深圳新聞網首頁>行業資訊頻道>金融>金融生活>

今年以來已有10家支付公司被罰 被央行注銷的牌照增至28張

今年以來已有10家支付公司被罰 被央行注銷的牌照增至28張

分享
人工智能朗讀:

2018年1月5日,25家第三方支付機構迎來續展大考。央行發布的第五批非銀行支付機構《支付業務許可證》續展決定顯示,此輪共有21家機構順利續期,將支付牌照有效期增加5年。

  2018年,央行對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嚴監管并未松懈。

  2018年1月5日,25家第三方支付機構迎來續展大考。央行發布的第五批非銀行支付機構《支付業務許可證》續展決定顯示,此輪共有21家機構順利續期,將支付牌照有效期增加5年。而加上此次未通過續展的4家機構,截至目前被央行注銷的牌照增加到28張,其中僅2017年就有19張牌照被注銷。

  沒有通過續展的4家機構,分別為湖南財信金通電子商務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千悅企業管理有限公司、長沙星聯商務服務有限公司、合肥新思維商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其中,星聯商務不僅被處以罰款,還被要求暫停業務。

  零壹財經·零壹智庫提供給《證券日報》記者的不完全數據統計顯示,2018年至今,共有10家支付公司被處罰。其中,中匯電子支付有限公司一個月內收到兩張支付罰單。這10家支付公司分別是:浙江航天電子信息產業有限公司、杭州市民卡有限公司、商盟商務服務有限公司、山東高速信聯支付有限公司、深圳瑞銀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中匯電子支付有限公司、聯動優勢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青島百森通支付有限公司等。

  據悉,央行有關《支付業務許可證》續展工作的要求明確指出,存在兩類情形的支付機構,將會面臨支付業務類型或覆蓋范圍被調整、甚至不予續展的問題。一類是合規意識弱、風控能力差,存在占用、挪用、借用客戶備付金行為等重大違法違規行為;另一類是公司經營管理不善,或支付業務發展理念不清晰,導致核準的部分或全部支付業務未實質開展過,或已連續停止2年以上。

  自2016年起,央行便加速整頓第三方支付行業。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全年,央行針對第三方支付共開出109張罰單,是2016年罰單總數的三倍,累計罰款金額約2800萬元。

  進入2018年,僅在2月份春節前后,央行就已經開出了5張罰單。具體有,2月8日,青島百森通支付有限公司因未按規定使用客戶備付金被罰3萬元;2月14日,中匯電子支付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因未按規定建立有關制度辦法或風險管理措施、存在危害支付服務市場的違規行為,被罰款6萬元。深圳瑞銀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東營分公司、山東高速信聯支付有限公司均因違反支付結算業務規定,分別于2月22日和23日被罰款3萬元和7萬元。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從2011年4月底簽發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算起的6年多時間里,央行總計發出了271張支付牌照。2015年8月份,央行注銷3張支付牌照,結束了第三方支付牌照“只發不撤”的歷史。據不完全統計,從第一批續展決定至今,央行共注銷了28張支付牌照,目前市場上存量有效支付牌照為243張。

[責任編輯:蘇曉敏]
欧美午夜福利視頻,精品久久福利一区二区,久久精品免视看产,久久免费精品十八
亚洲sss无整片在线播放 | 亚洲中文在线视频观看 | 久久精品日本亚洲官网 | 日本激情猛烈在线看免费观看 | 亚洲视频在线看 | 亚洲国产第一视频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