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坪山文化新地標的坪山大劇院,將于10月12日迎來首場演出——香港芭蕾舞團的新版《天鵝湖》,由此這座“戲劇方盒”也正式拉開帷幕。
先鋒運營理念 打造“三個一”劇場
坪山大劇院是深圳坪山區傾力建設的重大公共文化設施,也是坪山文化聚落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位于坪山文化聚落南區,占地面積2.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7萬平方米。坪山大劇院如同一個“戲劇方盒”,其簡潔的外表下容納了極其豐富的內容和空間,擺脫了傳統劇院建筑類型的單一功能模式,將“正式”的劇院功能,和“非正式”的市民文化教育活動及商業功能結合起來,成為一個綜合性的表演藝術中心和真正的公共空間建筑。
坪山大劇院是一座定位于開放、先鋒、品位的劇院,以其開放包容的建筑設計,藝術先鋒的運營理念,多元化、高品質的文化供給,希望打造成為一個戲劇文化的綜合空間,一個先鋒戲劇的原創基地、一個品種引領的文化地標。
坪山大劇院作為一座觀演建筑,功能導向是大劇院建筑設計的基本核心。結合坪山城區發展定位,坪山大劇院主要功能配置有1200座大劇院和300座的小劇場(黑匣子),還配有貴賓廳、排練廳、空中花園、文化廣場、餐廳、咖啡廳等。坪山大劇院不是傳統的單一劇場,而是多功能演出綜合體,是集文化休閑、餐飲娛樂、多元教育等功能的高端表演藝術中心。
精選優秀劇目 聚焦大灣區名家
為契合坪山作為深圳東部中心,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的重要戰略節點的發展定位,坪山大劇院在演出劇目選擇上,突出劇目的先鋒時尚、清新唯美,重點聚焦粵港澳大灣區的戲劇名家、名團的作品,力求尋找“國際經典、跨界前沿,引領新興藝術審美”的佳作,形成“差異化、特色化”演出格局。
坪山大劇院以香港芭蕾舞團新版《天鵝湖》為首演開幕,充分體現了坪山大劇院的立意與定位,面向粵港澳大灣區,積極融入大灣區文化圈,與粵港澳地區建立合作,引進粵港澳優秀文藝團體及作品,打造大灣區文化品牌。新版《天鵝湖》是由亞洲國際化的古典芭蕾舞團香港芭蕾舞團再創作的經典舞劇,由米瀚文特別為香港芭蕾舞團重新編排,當中一眾天鵝精巧細致的群舞和詩意洋溢的雙人舞,充滿神秘魔幻的色彩,令人驚嘆不已。
據悉,坪山大劇院首演開幕后,將進入2019年首演季活動。大劇院第四季度首演季囊括了優人神鼓《時間之外》、波蘭克拉科夫皇家管弦樂團音樂會、《亨德爾歌劇精粹》音樂劇、孟京輝經典戲劇作品《戀愛的犀牛》、古巴西班牙舞蹈《劇院魅影》、姚玨與香港弦樂團《永遠的梁祝》等國際國內一流演出;同時,還將推出“走進大劇院”“劇院藝術課堂”等品牌活動。晶報記者 劉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