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鳴鳴入選作品《梨園春秋》
作為中國油畫界重要的學術品牌,“江南如畫——中國油畫作品展”已在2015年、2017年成功舉辦過兩屆。今年,第三屆盛事再赴江南之約,于5月23日在蘇州美術館盛大揭幕。中國油畫學會主席、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在為此次展覽撰寫的前言中坦陳,油畫貴在油、難亦在油。爍爍油色,如何表現江南文化、江南文化的風骨,并以此為路徑,凝鑄成中國油畫的詩意品質,一直是藝術創作者的共同理想和不懈探求。令藝術愛好者欣慰的是,經過三屆展覽,我們可以窺見幾代藝術家的堅守和努力,這封中國油畫的文化家書,已是篇章華美,越寫越厚。
本次展覽持續至6月23日,免費向觀眾開放。
175件優秀作品最終入選
在開幕式現場,賓客如云。蘇州市公共文化中心主任、蘇州美術館館長曹俊接受采訪時說,今年的展覽受到國內油畫家的普遍關注,并激發出大家高度的創作熱情,在全國美術界都產生很大影響。數據統計,初選時就收到5200多件作品。經中國油畫學會組織國內專家開展兩輪初選,最后選出430件作品進入終評環節,后在蘇州市公證處的全程監督下進行現場原作評選,由國內最具權威性的專家多輪實時投票,最終評出入選作品175件,其中9件作品獲顏文樑藝術獎,20件作品獲顏文樑優秀獎。
曹主任介紹說,這175件入選畫作各有特點,但在主題上都傾心表現江南生活、江南景觀、江南文化以及江南人文,形神兼具,令評委贊不絕口。現時,蘇州美術館已將獲獎的29件作品收為館藏。
不斷探索油畫中國化
“江南如畫——中國油畫作品展”自2015年起每兩年舉辦一次,是永久落戶蘇州的首個國家級油畫大展,曾榮獲文化部全國美術館優秀展覽項目和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這項展覽已成為我國油畫界重要的高端學術品牌,極大推動了中國油畫的創作以及東西方藝術精髓的融合。中國的油畫創作者極為重視這項展覽,由此涌現出一大批精品力作。
作為承辦了三屆中國油畫展的蘇州美術館的館長,曹俊最能深刻體會到中國油畫在近階段的進步和變化。談到今年與前兩屆作品的不同,他直言這一屆作品、特別是獲得顏文樑藝術獎和顏文樑優秀獎的作品,突出的特點是已經從單一的風景題材里跳脫出來。“現在的年輕畫家們,關注的對象既有風景,更有風景里的人,還有風景背后的人文精神”。曹俊主任認為,這個創作趨勢,體現出當代中國油畫家們在油畫中國化探索的道路上新的理解和深化,他們已能用更加豐富細膩的筆觸繪就獨具魅力的中國寫意油畫。
以作品《石榴與往昔》獲得今年顏文樑優秀獎的蔡俊杰來自中國美術學院,他在現場接受采訪時說,自己這幅獲獎作品從構思、找素材、畫小稿到最后完成,耗時一個多月時間。談起創作,他認為老一代中國油畫藝術家起到了重要的橋梁作用,即用油畫這種西方藝術形式表達東方的情緒和文化,而目前以85后為主力軍的年輕創作者們,東西結合已不是問題,他們更重視個體的表達和體驗,人在創作中是更重要的主體,風景和環境都是傳遞人物特質的手段和輔助。
藝術經典魅力不衰
本次展覽共展出204件作品,除了175件最終入選畫作外,在一樓2號展廳,是本屆展覽評委們作品的集中展示,他們是目前國內最著名的油畫藝術家,包括詹建俊、靳尚誼、許江、鐘涵、聞立鵬、閆振鐸、張祖英等29人。
江南,因其人文歷史的厚重曲折,所以變得內涵深遠,意象蹁躚。在這個展廳中,老一代藝術家們展陳出一片江南況味——芽黃苔綠的原野,風葵在風中相依簇擁,夏至垂柳中淺釣的人影,大雪初霽的藍山靜湖。在欣慰年輕藝術家將中國油畫開疆拓土出風景領域的同時,我們也由衷贊嘆最美的風景已被前輩中國油畫藝術家封存在畫框中。
與突顯人物情緒、強調故事、訴說故事的中國當代油畫明顯不同,這些藝術家的風景畫平靜簡素,風景只負責表達風景,不肩負其他,但輕淺的主題并沒造就輕淺的作品,每一幅畫作都氣象萬千,耐人尋味。繪畫在回歸最樸素的審美要求后,更能讓人過目不忘,且成為經典。從現場美院學生支開的一個個寫生架子上,就可以看到經典正在被臨摹。其實,在砥礪前行中,中國油畫的過往更應被銘記。
曹俊說,江南不只是一種地理概念,更是中國的文化符號,而蘇州則是江南的典型人文活態存在。許江也說:“讓這園林的精神進入到繪畫中來,移步易景,巧于因借,簡約宏美,逐步建構中國油畫的語言之道。”看來,以展覽引領美術風尚、以展覽繁榮美術創作,“江南如畫——中國油畫作品展”未來還要走得更遠。